
千里沃土,万顷粮仓,悠悠岷峨现货配资平台多少钱,江水相傍。
\n通达的水路与商贸的繁盛,将它催生为蜀地文化重镇。
\n书为友,诗为伴,浸满巷陌之间、房前檐下;文为脊,脉为魂,造就千古绝代、万古风华。
\n这里是苏轼遥望四十载的故乡——四川眉山。
\n
苏轼诗中“玻璃江”
\n“我家峨眉阴,与子同一邦。相望六十里,共饮玻璃江。”公元1087年,苏东坡在寄给友人的诗中,将家乡这片江水亲切地称为“玻璃江”。这个名字或许会让外来的人感到陌生,但其实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——岷江。
\n
岷江,发源于青藏高原,江水自高原与群山中奔流而下,进入四川盆地。而岷江途经的四川盆地西部,是一片难得的广袤平原,岷江在这里水势趋缓,滋养了沿岸约1000万亩土地,这也让川西平原有了“天府之国”的美誉。
\n既有岷江便捷的水运交通,又有川西平原广袤的耕地用来生产生活,苏轼的故乡眉山,自然也成为人们眼中最佳的营城之地。
\n通济堰:前人分水的智慧
\n公元前141年,古人在岷江支流南河、西河与岷江的交汇处建造通济堰。拦河筑坝,抬高水位,再通过水渠引流的方式,引水进田,满足眉山地区生产灌溉的需求。
\n然而,通济堰干渠由北至南,长达近百公里,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摆在面前:进水口的水量充沛,但到了水渠末端,还能有充足的水浇灌农田吗?如何才能保证用水公平?
\n
这块造于清乾隆年间的铁壁筒,就是前人用智慧给出的答案。它长、宽各2米左右,重达7000斤。将铁壁筒安放在水渠的渠口,通过计算出下游耕地所需的灌溉水量,在铁壁中间开凿出高38厘米、宽28厘米左右的孔洞,让适量的水流从孔洞中流过,做到渠首不浪费,渠尾不缺水。
\n
正是依靠像铁壁筒这样大大小小60余个分水孔洞,眉山地区越来越多的良田得以浇灌。今天,扩建后的通济堰已然能够滋养成都、眉山两地52万亩沃野。
\n“会呼吸”的房子
\n眉山位于北纬30度左右,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四川盆地封闭的地形,使得水汽和雾气易于积聚在盆地之中,冬季多雨少晴,夏季湿热难耐。
\n为应对酷热潮湿的气候,这里的人们摸索出了一套独属于这片土地的生活智慧。他们把竹子当作房屋建造的主要材料——先将竹子破成一厘米宽的竹条,再将竹条交错编织成网状,辅以黄土泥浆,便成了竹编夹泥墙。虽然泥土覆盖形成墙面,却不会完全封闭竹条之间的微小缝隙,这种轻薄墙体既能遮挡风雨,又能让空气穿墙而过,使潮气得以消散。
\n当地房屋单层瓦面结构的屋顶,既利于夏季通风和散热,也利于冬季引入阳光。
\n
每到中午做饭的时候,人们就可以看到各处民居中,烟气和水汽透过墙面、屋面,飘散开来,整个民居仿佛在呼吸一样。在外玩耍的孩子们,只要看到房顶上冒烟了,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。
\n这是眉山古人与湿热气候抗争的智慧,也因此形成了眉山特殊的建筑美学。
\n800多年前的“版权声明”
\n位于北京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,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,有一个展柜,前面总是围满了人。展柜里摆放着最初刊行于南宋的《东都事略》,它是展厅中的镇馆之宝。
\n
这本珍贵的宋版书上,有“眉山程舍人宅刊行,已申上司,不许覆板”的字样,意思是这本书由四川眉山地区,一个名为“程舍人”的人出版和发行的,已经报告了官衙,不许别人随便进行复制和盗版。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“版权声明”。
\n在眉山人的代代相传中,始建于唐代的孙氏书楼,经过家族十几代人的努力,到了宋代,已藏书数万卷,成为蜀中民间私家藏书之最。因此,四川的书商将眉山的孙氏书楼视为雕版印刷典籍的重要来源。
\n文化的汇聚和商路的开通,使眉山成为南宋时期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,更宣告着眉山从文化输入地开始成为文化输出中心。
\n东坡诗词“课间操”
\n“雨洗东坡月色清,市人行尽野人行。”每天上午,眉山东坡小学都会进行一项特别的活动,做一套由21首东坡诗词组成的课间操。孩子们在琅琅书声中,记住的不只是自己老乡的文采,更是一种生命态度。
\n
位于眉山古城核心的三苏祠,原是北宋时期大文豪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的故居,南宋时改宅为祠,清代又重建。如今,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古城里最为热闹的区域之一。
\n\n
来凤轩原名南轩,是由苏轼父亲苏洵命名的书房,苏轼与弟弟苏辙在这里度过了最重要的启蒙时光,这里也成为苏轼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——妻子离世。悲痛之时,苏轼写下“坐于南轩,对修竹数百,野鸟数千”;乌台诗案,生死未卜之时,他“忆我故居室,浮光动南轩”。
\n或许,来凤轩外的“门前万竿竹”,滋养了苏东坡的风骨与气节;来凤轩内的“堂上四库书”,构建了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宇宙。这里昔日的竹影书声,最终凝成了大江东去的豪迈,化为了阴晴圆缺的豁达。
\n观一城文脉,
\n知古今春秋。
\n10月29日,央视综合频道(CCTV-1)18:20档,《文脉春秋》邀您一起走进“东坡故里”四川眉山。
\n原标题:眉山:苏轼遥望四十载的故乡现货配资平台多少钱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